距离投贷联动试点启动已有一年半的时间,银行对业务模式的探索基本完成。业界判断,作为科创企业融资新模式,投贷联动后续有望得到进一步推广原文,业务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因为无论政府、银行还是企业,都有相应的动力和热情去推进、参与该项业务。


  试点成效初显


  近期,伴随科技金融得到决策层和地方层面的发文力挺,投贷联动迎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决策层面,国务院于9月26日印发的《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指出原文,国家和地方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通过设立创业投资子基金、贷款风险补偿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技术转移早期项目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投融资支持。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稳妥开展内部投贷联动试点和外部投贷联动。


  地方层面,根据上海银监局与上海市科委上月末联合发布《上海银行业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行动方案》,上海银行业科技信贷的规划目标包括:至2020年末,上海辖内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达到2700亿元左右;投贷联动贷款余额达到200亿元左右,累计服务客户数超过1000家。


  业界判断,作为科创企业融资新模式,投贷联动有望得到进一步推广,后续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因为无论政府、银行还是企业,都有相应的动力和热情去推进、参与该项业务。


  2016年4月,银监会与科技部、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创新力度开展科创企业投贷联动试点的指导意见》,首批5个国家级示范园区和10家银行入围试点。此外,监管部门并称今后将总结工作成效,适时扩大试点范围。


  由于《指导意见》允许商业银行出资设立投贷联动投资子公司,用投资收益对冲贷款风险损失银行信息港,一定程度上为商业银行解决了传统业务支持企业带来的风险收益不对等的问题,同时也为商业银行涉足股权投资提供了可能,银行对投贷联动业务显示出较高热情。


  从《指导意见》落地后的效果看,试点一年半以来阅读yinhang123.net,投贷联动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以北京和上海为例,自2016年至2017年6月末,北京地区内部投贷联动累计发放贷款13.64亿元,服务企业120户;外部投贷联动累计发放贷款70.25亿元,服务企业253户。上海方面,截至2017年二季度末,上海辖内机构投贷联动贷款余额为46.5亿元!,较2016年末增长78%,内部联动投资总额15237.3万元,较2016年末增长113%。


  架构方面,试点银行也在加快投贷联动业务布局。目前,各行均已申报设立投资子公司的方案,监管层也在加速审批的过程中。而就在首批试点银行筹建投贷联动子公司的同时,已经有多家银行对第二批试点名额跃跃欲试,如齐鲁银行、杭州银行等。


  “站在银行角度,目前商业银行普遍面临监管趋严、利差缩窄、传统业务盈利减速等问题,传统业务升级转型是大势所趋,而投贷联动有着政策支持本文来自:银行信息港,在这块业务上发力不仅顺应了政策而要求,也给自己开辟了新的业务机会和利润来源。”在联讯证券分析师李奇霖看来,如果能拿到试点资格银行 贷款—利 率 ,就更更早获得竞争优势,或许可通过控股投资子公司,让自己成为专业化优势明显的银行集团,以避免过去同质化竞争的“泥潭”。


  投贷分建防火墙


  据试点银行规划的业务实施方案,在风险分担和收益平衡方面推荐,试点银行均计划利用股权投资所获收益来抵补债权投资中出现的不良贷款。如上海银行的上银投资将利用股权投资收益构成风险损益池,作为信贷风险的平衡器;上海华润则是在科创金融事业部贷款不良率超过预设风险容忍度时,利用子公司进行担保代偿或者购买。而在贷款利率的确定上,银行不仅会考虑风险溢价,也会考虑未来企业价值增值带来的预期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风险隔离,不少银行都计划在“投”和“贷”两个部分之间建立防火墙机制。包括:“投”“贷”双方管理层相互独立,人员不交叉,投资子公司以自有资金进行投资,不负债经营,资金独立核算等。


  这也是基于监管层对银行投资功能子公司的定位考虑。即“财务投资人”而非“战略投资者”,从这一点出发,在业务推进中,投贷联动并不意味着银行贷款变相转变为对企业的直接投资,毕竟投贷联动不是投贷一体化,也非投资与贷款同担风险。


  具体到实际业务操作中推荐,目前试点银行主要是通过投资子公司与金融专营机构联动的渠道,模式上以认股期权为主。即银行主贷,子公司主投,其中,银行提供信贷资金,并分享少量的认股期权或其他权益阅读yinhang123.net,作为风险补偿工具,认股期权用来抵补贷款风险过高可能带来的损失。例如,银行与合作的VC/PE在贷款协议签订时,约定可以把贷款作价转换为对应比例的股权期权,当融资企业通过IPO、并购等方式实现股权溢价后,可由风险投资机构抛售所持的这部分股权银行信息港,将收益分给银行,从而实现收益共享和分成。


  通过“认股期权协议”的方式实现股权收益,又称“认股权贷款”。由于认股期权不占用资本金,且具有持股比例低、行权期短的特点,目前该模式在开展投贷联动的试点银行中成为主流。如北京银行 通过过认股权贷款等方式已完成260多笔投贷联动业务,涉及金额超过30亿元。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投贷联动本身存在“二对一”或者“一对多”的业务关系,业界认为起步阶段,商业银行应警惕期限错配风险。“商业银行参与股权投资的资金为有固定期限的特征,因此在股权投资市场中会存在资金期限错配等问题,银行在参与股权投资时也往往会提前锁定投资期限和退出的方式。在银行投资前线有限的情况下,银行提前退出将丧失良好的投资增值机遇,并面临未上市企业普遍存在的估值难题和交易对手有限的问题。”清科研究中心分析称。


投贷联动模式_投贷联动试点 主推认股期权

http://m.fxlll.com/yh/2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