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久没有谈经济学了,这是一门很有意思的学问,他并不能让你富有,但却可以让你将自己的效用最大化,让你的心态平和,如果一个人要了解了经济学之后,往往能够做事情事半功倍。当然对于你的投资也会更有帮助。但问题是经济学往往是枯燥乏味的,好在世界上有这么一本书,叫做一课经济学,他的讲述方式很有意思,应该作为大家从实践中了解经济学的基础读物,这本书的作者是亨利黑兹利特,他以深入浅出地讨论了涉及现实社会经济生活的诸多问题,例如公共建设工程、税收、政府信贷、就业与失业、关税、最低工资、进出口、价格体系、房租管制、工会、最低工资、利润、储蓄、通货膨胀等,以最简单的阐述方式,向读者逐次解读这些复杂的经济问题背后的真相、什么样的经济政策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今天开始老齐就带大家走进经济学的世界,看看经济学家是怎么思考身边的事物的。       本书上来就说了好经济学家和坏经济学家的区别,好的经济学家在乎长远经济利益,而坏经济学家则往往用短视的目光去分析事物,他们往往用制造一个更大的麻烦,来解决眼前的麻烦。比如老齐就知道,前几年说钢铁产能太多,怎么办呢,盖钢铁厂啊。盖厂房就能消化产能了,但问题是等你盖好了厂房,制造了更多的钢铁,那么产能不就更加过剩了吗?这就是典型的用更大的麻烦来解决当前问题的馊主意。这不是危言耸听,很多生活中的常识问题,在一些经济学家眼里,反而变得很奇葩,就拿储蓄来说,大家都知道储蓄是个好习惯,但经济学家却鼓励大家过度透支消费,这其实就是放弃长远,而短视的一种做法。用今天的繁荣,制造明天的债务危机,但很可惜,往往兜售谬误的经济学家显得更有煽动力,他们说的事情短期就能看到效果,而正确的事情则需要很久之后才会验证。就拿中国来说,4万亿救市下去,半年经济就复苏了,但债务问题要5-10年才会显现,直到现在我们还在为这个4万亿所带来的结构性困难买单,历史不会说谎,他会告诉你对错,但唯一可惜的是,历史告诉你结果的时候,你已经没时间去改正了,只能默默的承受错误带来的损失。       下面作者开始详细的给大家来解释经济学的谬误,第一个就是大家熟悉的破窗理论,说经济不好的时候,你就把窗户故意砸碎,然后修理窗户得花钱,把窗户安装上还会创造就业,所以这种故意的破坏,是打破一潭死水的好办法。所以结论就是,故意打破窗户的人,不但不是个祸害,反而是经济的促进剂。但问题是,修窗户的钱,他本来是可以放到其他地方去消费的,现在由于打坏了人家的窗户,所以只能把它拿来赔给人家,这样他就不能去买衣服,出去就餐,或者购买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所以需求根本没有创造,而是被转移了。他本来可以在买衣服那里创造更多的就业和财富,结果被转移到了卖玻璃的这里。

一课经济学|《一课经济学》告诉我们的理财道理

http://m.fxlll.com/yh/20050/